第(3/3)页 一辆两千多万,部队根本用不起。 “这只是359的改进型号,原本没有打算提供这样的版本给部队使用。跟88式主战坦克竞赛的事情,之前我们根本就没想过……”章德明解释着。 谢凯没说话。 这种坦克的成本,部队接受不了,就连404也不可能亏损这么严重去提供给部队使用。 一个营的数量43辆,按照成本价2000万一辆,一个营就得8.6亿! 在中国,一个营的装备8.6亿,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连二炮的战略导弹营,估计成本都到不了这个价格。 “基地没有可能一辆坦克帮着部队承受1500万的成本。”谢凯叹了口气,“一些花哨的,取消了吧。自己研究可以,提供给部队用于作战试验,不行。” “之前你不是说了,未来战争是向着信息化发展,这也是整合目前基地最好的技术,如果大规模的生产,以及其他的技术大量运用,成本就会降低下来……” 章德明希望能说服谢凯。 信息化作战,是谢凯提出来的。 从谢建国的那套计算机辅助系统发展而来的新型火控系统,让基地在自动化的研究领域中投入了很多。 无论如何,谢凯是没有想到,章德明他们会把这些技术全部运用到坦克中来。 “郑主任知道吗?”谢凯以为是郑宇成同意了的。 章德明摇头,“这三辆坦克,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是全新的,所以成本很高……” 祝榆生在旁边,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样一辆坦克,成本就接近了他们目前还没有完整设计方案的三代坦克,按照这样的技术标准,他们的三代坦克,最终成本得多少? 谢凯不知道是如何从试验场回到基地的,他担心的事情,成为了事实。 基地在359坦克项目的持续研究投入是不小的,可谁都没有想过,最终会搞出一辆成本超过2000万的坦克。 这是军方愿意承担的成本的4倍,中间差距达到了1500万。 一辆59坦克,国内成本价也就在120万左右,眼前这种坦克,成本几乎是59坦克的接近二十倍。 怎么卖? 出口? 没有可能的。 国家不会同意这样的坦克卖出去,即使同意了,谢凯找谁买? 全世界能装备得起这样成本坦克的,也就只有美国等国家,在一个就是根本不顾成本,最终把国家都玩破产的苏联。 中东的狗大户们,目前对于这样的坦克,根本就不会感兴趣。 600万美元一辆的坦克,这还只是成本! 这让谢凯卖给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