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兴国知道这事有些不地道,可现在秦飞根本没钱。 见谢凯也不满,急忙解释,“白主任、谢凯,原本我们是想要从中信银行贷款,我们自己出一部分,再向上级申请一部分……” “中信银行,又不是谁家的钱袋子!想贷款就能贷款?现在也没多少资金发放贷款,我们从苏联引进了大规模的战机生产技术跟发动机……” 白彦军顿时火了。 404基地持有中信银行庞大的股份,自己很多项目都是从中信银行贷款,秦飞从中信贷款,依然是让404来承担资金! 彻底被气着了,白彦军没有任何跟秦飞的人继续谈下去的意愿,招呼都不打,直接起身离开。 孙道乾跟苏兴国两人见白彦军愤怒地离去,只能无奈地看着谢凯。 谢凯看着两人,也黑着脸,“你们这次确实有些过分了。换个角度想,如果跟你们的合作的人以这样的态度来合作,心里能舒坦吗?一分钱都不准备出,就拿到技术,最终成果跟技术都是自己的,风险由别人承担……” 两人不敢看谢凯的眼神。 “你们究竟准备了多少资金,或者说可以调集多少资金?” 谢凯摆明了态度,明确表示,秦飞想一分钱不出,完全不可能。 要这样,整个技术引进,那没秦飞什么事了。 孙道乾跟苏兴国两人对视一眼。 他们也没想事情会这样,原以为404的人会帮着出资金,毕竟原本是404作为引进的主体,他们承担404的安-22国产化任务就好了。 现在看来,对方需要的是以秦飞作为技术引进的主体。404不愿意出太多资金帮他们引进全套安-22的生产技术。 想想也能明白,404飞机项目本来就多,而且没有生产工厂,技术团队一直都缺人。 秦飞又是一直研究涡轮螺旋桨飞机的单位…… 这机会对秦飞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根本不容失去。 两人对视一番后,苏兴国试探性地对谢凯说道:“谢凯,我们这两年情况虽然有所好转,可各种技术的开发投入,生产线升级,再加上干部职工福利房等的投入,真没多少资金可用……” 他的话直接被谢凯粗暴地打断了,谢凯不耐烦地问道:“你们直接说究竟能出多少资金?” 孙道乾缓慢地伸出两根手指。 “两亿,差太远了。安-22涡轮风扇螺旋桨飞机虽然说已经有些落后,那也是起飞重量达到250吨,最大载重量达到80吨战略运输机啊。” 谢凯没想过,用两亿就可以从乌克兰人手中搞到安-22全套生产技术。 “谢凯,是两千万,不是两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