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延缓中国在技术开发领域的进度,消耗中国人的科研经费。 连苏联都能在研发道路上搞错方向,中国人被坑很正常不是? 不能什么好处都得到了。 在砸锅卖铁的情况下,算起来,乌克兰提供给中国人的技术,将会远超过100亿卢布,关键是中国人能拿出足够的钱。 亏得作为乌克兰军事工业委员会负责人的维托尔很了解乌克兰的这些军事技术,要不然,其他人还真没有办法这么快就能确定哪些技术可以提供给中国人。 季米诺夫很失落。 这样的合作下,他没法再主导跟中国人的技术谈判了。 甚至,整个谈判中,作为乌克兰航空工业负责人,他也没有办法参与太多。 事情同样得交给整个乌克兰军事工业委员会来跟中国人谈。 谈妥了框架协议后,再由各个相关部门去跟中国相关单位谈具体的合作细节。 不过,作为这项合作的发起人,现在联络等事情还是由他跟中方人员谈判。 “你要回国?谈判不是尚未结束?”季米诺夫再次找到谢凯的时候,谢凯已经在准备回国了。 他这是明知故问。 这么大规模的合作,谢凯一个年轻人能做主才是怪事了。 “部长,有事情?”谢凯看着季米诺夫。 确切地说,是看着季米诺夫手中的那份文件。 这家伙找自己,绝对不会没事儿,手中的文件肯定很重要。 “这是我们能提供的技术清单。”季米诺夫把手中的文件递给了谢凯。 谢凯现在就缺这东西,只有拿到详细的技术清单,回去才更好说服国内同意这次合作。 当他接过清单后,翻看了几页,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 萨姆-125! 萨姆-200! 1143型基辅级航母轻型航母设计建造技术资料! 6-dt-2型1200马力坦克发动机技术…… 安-22全套生产技术等,几乎都已经排在了清单的最后面。 乌克兰人,为了这次合作,完全是砸锅卖铁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