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清君侧-《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2/3)页

    而这样的练兵之法,恰恰最适合赵海平,也最适合齐朝的军队。

    齐朝的军队,问题在哪?

    是将领的指挥有问题?将领不懂兵法?

    当然不是。

    齐朝不缺名将,但每每打起来,却往往瞬间炸营,几万人跑得干干净净。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将领熟读兵书,又能怎么办呢?

    而邓将军在面对大盛朝中后期逐渐崩坏的卫所兵时,情况也是类似的。

    所以,邓将军几乎是从零开始打造出了一支有强大战力的军队。

    在他看来,想要打赢,首先得抓好训练。只有日常训练做好了,上了战场才不会发生一些将领无法掌控的意外情况。

    只有从伍长、什长、队长这样一级一级地压实,整个军队才能如臂使指一般,不折不扣地执行长官的命令。

    金人的将领,未必就多懂兵法,但是他们却能凭借着战斗本能,打赢许多硬仗。

    究其原因,还是这些金兵的基层战斗力极强,所以将领的能力也被无限放大了。

    而按照邓将军的操练之法练出的强军,军容齐整、军令通畅、赏罚分明、上下一心。

    有这样的军队,即便将领的指挥能力稍弱一些,也足以凭借着过硬的实力去打赢对手。

    ……

    赵海平在校场中随意地转了转,突然来到一名正在操练长枪的枪棒教头面前,让这些人全都暂停训练。

    “我要抽查几个问题。”

    赵海平的目光扫过这些正在训练的士兵,很快就从中揪出了一个面带恐慌之色的士兵。

    “我问你,摔钹碰响,何解?”

    摔钹其实就是钹,民间也称为镲,两个圆铜片,中间有半球形的凸起。此时在军中,摔钹也是一种十分常用的乐器。

    这名士兵愣了一下,似乎大脑陷入了空白,停了一会儿才嗫嚅说道:“似乎……似乎是要整队回营。”

    赵海平又问道:“再响一次呢?”

    士兵的神情明显变得更加紧张,有些不确定地说道:“似是……列成大队?”

    赵海平面色一沉:“还有呢?”

    士兵支支吾吾,再也答不上来了。

    赵海平说道:“摔钹再鸣,成大队,旗帜收回中军大营!

    “竟然此时还没有背熟,让你和你的伍长一起到军法官那里自领十军棍!”

    这个兵卒灰溜溜地喊了一声“是”,然后一脸肉疼地找他的伍长一起去领责罚去了。

    赵海平又从队列中随便抓住来一个兵卒。

    “喇叭吹长声,突火枪放一声,何解?”

    这名士兵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此时将会上下左右摇动旗帜,所有兵卒都要认真看向旗帜摇动的方向,并以此进行转向。”

    赵海平微微点头,又问道:“我再问你,军鼓声何解?”

    这名士兵显然愣了一下,因为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但略一思索之后,还是给出了准确的回答。

    “回将军:轻点军鼓,意为离营前进。轻点军鼓一声,行二十步;急点军鼓一声,行一步,准备与敌交战;擂鼓,与敌交战、立刻上前拼杀。扎下营寨后擂鼓,意为打柴汲水。夜间关闭营门后擂鼓,意为起更。”

    赵海平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

    “提拔为什长,领赏钱一贯!”

    这名兵卒脸上不由得露出喜色:“谢将军!”

    就这样,赵海平跟着邓元敬将军的虚影不断地在训练的军阵中巡视,时常抽查这些士兵对各种军中规制的记忆是否牢靠。

    答不上来的就要受罚,答得好的可以获得提拔。

    邓将军对于这些军中号令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仅将这些军中号令的学习、背诵优先级放到练习兵器之前,还会在之后也让赵海平隔三差五地抽查。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令行禁止,让整支军队能够如臂使指一般,听候号令。

    赵海平不由得感慨,练兵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其实说白了,如果真的有邓元敬将军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做指导,练兵本身倒是也没什么特别高技术含量的地方,不至于怎么努力学都学不会。

    但是,练兵之难,主要就在于种种细节。

    在于令行禁止、在于树立威信、在于梳理各级关系、在于各种兵器的训练方法等等。

    要将这些全都做好,非是有大毅力的人不能为之。

    赵海平还比较庆幸,毕竟他在这个试炼幻境中不需要考虑后勤军需、赏钱、各种兵器、朝中关系等等问题。

    而在现实中,一位名将还要考虑到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

    韩甫岳将军和邓元敬将军竟然能在那么多人掣肘的情况之下练出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果然不愧为古今最为顶尖的军事家。

    与此同时,赵海平也越发期待着用这只军队与金人的铁浮屠碰撞的那一天了。

    ……

    楚歌已经回到了齐朝。

    游戏中一年的时间,在他这里却只是短短的十几分钟而已。

    白雾遮蔽而后又散开,这位李浩回到齐朝之后一年中所遭遇的事情,也在楚歌的面前不断展开。

    李浩回到齐朝之后,一开始当然没有受到太多的礼遇。

    甚至可以说是门前冷落。

    谁都知道,李浩是齐惠宗、齐英宗两朝的旧臣,而且随着二帝一起被掳到了北方。

    此时被放回来,谁知道在北方发生了些什么?

    金人为什么不放别人,偏偏放了你?

    诸多猜测,让朝中官员几乎没有人到李浩府中来过问、寒暄,生怕被百姓以为是金人的奸细,引起误会。

    而此时周边的百姓虽然不敢直接对李浩做些什么,但从他偶尔出行、从马车的车帘中向外看的几眼也能知道,这些百姓显然对他充满了不齿。

    是啊,怎么还有脸回来呢?

    靖平之变本就是你们这些无能的文官搞出来的,被掳到金国去,不仅没有自杀殉国,反而还被金人放了回来……

    这岂不是意味着,要么就是你特别废物,连当个阶下囚都多余;要么就是你跟金人勾结、串通,出卖了许多齐朝的利益,所以才被放回来了吗?

    种种落差,让楚歌感同身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