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配合秦王亲自出手伏击太子和齐王,确保这两个人必须要死掉。否则即便控制了梁高祖,太子府邸的长林兵赶来,局势还是很难说。 而控制梁高祖,则是第二重要的任务。 这个任务的难度,其实比伏击太子和齐王要低一些,毕竟太子和齐王是充满警觉的,也有很多私兵,反而是梁高祖完全没想过自己的儿子敢将自己作为目标,疏于防备。 而且,秦王府的绝大多数人手,主要还是用来干掉禁军、控制梁高祖了。 尉迟敬德追杀太子和齐王只带了数十骑,其他人手安排在哪了?之前李鸿运一直有些迷湖,现在完全确认了。 那么,具体是谁去执行了这个任务呢? 李鸿运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之前一直忽略的人物。 “侯君集!” 在秦王事后总结玄武门之变的功劳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尉迟敬德,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论是事先鼓动秦王下定决心,还是在事变当天亲自率骑兵救下秦王、射杀齐王,又把太子和齐王的人头扔到宣武门让太子府的人一哄而散,最后亲自到梁高祖面前逼宫,都在整个事件中刷足了存在感。 但是排在第二位的人,是侯君集。 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侯君集具体在玄武门之变中做了什么,只是说他是整个行动的核心人物,并且献策颇多。 但问题是,具体是怎么“献策颇多”?而且,侯君集是武将,他献策颇多能排在第二位,让房玄龄、杜如晦等真正的谋士怎么想? 作为武将献策颇多,却在最后的实际行动中没安排什么特别重要的任务? 这都不太合理。 虽说后来侯君集参与了梁太宗时的太子谋反桉,导致此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但梁太宗是个比较宽宏大量的人,即便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臣子,该记载的功绩也还是都记了的。 那么,侯君集在玄武门之变中功劳第二,却没有什么明确记录下来的事迹,就只有一个解释了。 他在玄武门之变中干的事,压根就是不能记的。 在李鸿运念头通达的瞬间,眼前的画面也再度动了起来。 “侯君集! “你率五百勇士,去请父皇和大臣们……去海池上游船。” 秦王看向侯君集,而侯君集则是激动地领命:“是!大王!” 时间再度来到玄武门之变的当天,只不过这次李鸿运看到的场景,却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负责镇守玄武门的常何打开城门,秦王的人马浩浩荡荡地进入。 而在秦王和尉迟敬德开始在临湖殿附近埋伏的时候,侯君集则是带着主要的人马浩浩荡荡地杀入皇宫中。 一路上凡是有敢阻拦的禁军全都杀死,确保从玄武门到临湖殿周边的广阔范围除了安静之外,没有任何异样。 而后,他直接杀到深宫中,找到正在与大臣们议事的梁高祖,将他们全都“请”到了海池上划船。 而后,侯君集就带人守在这里,一直等到尉迟敬德杀死太子和齐王之后过来。 史料上记载,尉迟敬德浑身浴血、披甲持矛见到梁高祖的时候,“高祖大惊”,还问:“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来做什么?” 尉迟敬德回答说:“太子和齐王引兵作乱,秦王和臣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担心惊动陛下,故而派臣担任警卫。” 但此时的情况,梁高祖“大惊”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之前应该就已经惊过了。 于是梁高祖就问身边人,应该怎么办。 此时跟着梁高祖一起泛舟的大臣不少,其中宇文士及、颜师古是秦王党,封伦、窦诞、封德彝属于两面派,在秦王和太子之间两头下注,萧瑀、陈叔达惯常为秦王说话开脱。 此时在场的众人之中,真正跟秦王不对付并且绝对忠诚于梁高祖的,就只有裴寂。 而在梁高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裴寂的脸色比他更苍白。 因为当年晋阳起兵的时候,裴寂、刘文静、秦王和梁高祖是起兵的四元谋,梁高祖称帝之后,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宰相。 只不过裴寂坚定支持梁高祖,而刘文静坚定支持秦王。 然而,裴寂和梁高祖悍然杀了刘文静,这件事情,是足以被秦王记恨一辈子的。 此时梁高祖如果不同意交权的话,只有一半的可能会死,而裴寂是百分百要死的。 在强烈的求生欲驱使下,裴寂自然也只能附和。 于是,萧瑀、陈叔达提议梁高祖交权,封伦和窦诞表示本来就应该如此,宇文士及表示陛下早就该将秦王立为太子,而颜师古表示臣连墨都已经磨好了。 在场的所有人一致同意,请梁高祖把大权交给秦王。 而梁高祖也只好讪讪地说道,这个提议很好,朕其实早就想把大权交给秦王了。 很显然,梁高祖此时多半也在想,如果自己不同意的话,来的可能就不是秦王,而是一杯酒或是一根绳了。 于是,整个玄武门之变就这样结束了。 后续的插曲,是秦王来见到梁高祖抱头痛哭,紧接着梁高祖一日内连下两道诏书,分别是《立秦王为太子诏》和《神尧命皇太子决断庶政诏》,将军国大事一并交给秦王。 之后秦王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封赏功臣,除了少量梁高祖的旧臣象征性地拔高位置架空实权之外,用秦王府的一干文臣武将替换了整个朝堂,于是贞观之治的朝堂格局初步形成。 第二件事是斩草除根,将太子和齐王的后代全部杀死。 第三件事是安抚天下,对魏征礼遇有加之后,让他去各地招降太子的残余势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国家恢复安定。 封赏功臣和安抚天下当然都是毫无疑问的,但斩草除根,将自己的十个侄子全都杀死,却显得过于残暴,也在后世留下了不小的骂名。 但代入秦王的视角想一想,这么做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仅是为了秦王自己考虑,而是为了跟他一起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这些功臣考虑。 第(2/3)页